

- 活性炭系列
- 桃壳净水活性炭
- 酒行业用活性炭
- 椰壳载银活性炭
- 家用活性炭
- 空气净化活性炭
- 蜂窝活性炭,蜂窝状活性炭,耐水型蜂窝活
- 煤质颗粒活性炭
- 脱硫活性炭
- 球形活性炭
- 黄金吸附活性炭
- 果壳活性炭
- 活性炭生产厂家
- 椰壳活性炭
- 活性炭生产厂家
- 柱状活性炭
- 污水处理活性炭
- 净水活性炭
- 粉状活性炭
- 净水滤料系列
- 重质陶粒滤料
- 活性氧化铝
- 无烟煤滤料
- 石榴石滤料
- 鹅卵石|砾石
- 863彗星式纤维填料
- 离子交换树脂滤料
- 麦饭石
- 磁铁矿滤料
- 铁碳填料
- 陶粒滤料
- 焦炭滤料
- 稀土瓷砂
- 泡沫滤珠
- 金刚砂
- 硅胶干燥剂
- 硅藻土
- 火山石|火山石滤料|火山石价格|火山石
- 纤维球
- 活性氧化铝
- 海绵铁
- 分子筛
- 火山岩生物滤料
- 石英砂
- 沸石滤料
- 核桃壳滤料
- 锰砂滤料
- 净水药剂系列
- 聚合氯化铝铁
- 碱式氯化铝
- 铝酸钙粉
- 缓蚀阻垢剂
- 聚合氯化铝
- 洗煤专用聚丙烯酰胺|洗煤专用聚丙烯酰
-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 阴离子聚丙烯酸胺
- 七水硫酸锌
- 聚合硫酸铁
- 次氯酸钠
- 聚丙烯酰胺
- 硫酸亚铁
- 结晶氯化铝
- 聚合硫酸铝
- 片碱|氢氧化钠
- ★工业葡萄糖
- 磷酸二氢钠
- 磷酸氢二钠
- 液体聚合硫酸铁
-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
简谈石英砂的发展瓶颈
石英砂是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全球各个国家将能源危机提上日程,我国政府也开始注重国内矿产资源,并出台了一些列的措施。如建立矿产储备制度等。作为多种行业的上游原料---石英砂也正在被人们日益关注起来。我国石英砂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北、安徽、海南、福建、湖南等地区,如此大的市场,如此丰富的资源,但它的发展却遭遇了瓶颈,产品处于初级阶段,各地的无序竞争,等因素严重影响了石英砂行业。在此,我想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制约石英砂行业发展的因素:
一、 运输成本高
由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运输费用也大幅提高。其实,运费一直是石英砂企业成本核算里的一笔很大的支出。一个年生产能力在2万吨的石英砂企业每年花在运输上的费用就高达140万元,占总成本的25%以上。由于从今年4月10日起,铁路货运价格全面上涨,更给这高额的运费有重重加码。由于石英砂比较重,并且厂家一般每月定货都在200吨以上,如果通过汽车将石英砂从河南运到上海,运费比石英砂本身的价格还贵。为了节省运费,有些企业经常超载,造成公路路面开裂严重,严重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破坏了交通设施。给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一位石英砂企业主无奈的说:“我们也不想这样做,可是运费太高了,公路的收费管理太混乱,收费站一个接一个,如果我们的产品从河南运到上海,不超载的运费是超载的运费的1.5倍。这对我们来说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可近超限管理的出台给石英砂用户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在运输上,石英砂的水运优势相对明显,运费低,运量大,方式灵活,养护成本低,缺点就是到达地点时间有限,速度慢,对其他交通方式强烈依赖,不适合零担,受气候水位影响很大。如果客户方条件不适合。水运也行不通。
二、石英砂执行增值税税率偏高。
石英砂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税率过高。税务机关关于石英砂适用税率执行依据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94)022号文件,对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由17%调降为13%,非金属矿产品“包括矿石、矿砂、矿粉,不包括经煅炼、焙烧和加工的产品”,根据解释,石英砂不属于非金属矿采选产品,而是从天然矿中采选的石英石经过初加工后的产品,税率不能按13%,而应适用17%。
石英石原料收购环节很难取得合法凭证抵扣进项税,直接造成税负增高。由于独特的地质作用,石英矿基本不形成可单独开采的工业矿体,只能作为副业进行浅层零星开采。按照税法规定,销售货物必须依法纳税,对于个人销售石英原料应照章纳税的问题,国税机关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由于销售人多且散,纳税意识较差等多方面原因,收效甚微,直接造成石英砂加工企业所用原材料石英石在收购环节很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由于主要原材料石英石没有进项税抵扣。石英砂行业的税负明显偏高,约为14%一16%。通过调查,某一管理比较严格的石英砂生产企业一年的纯利润率为17%一20%(不考虑呆账欠账等问题),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将其销售额中的14%一16%的部分上缴税收,其利润所剩无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利或无利必然会损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益的驱使,在加上企业本身的发展困难,很多人就开始想办法偷税、逃税,给税收征管工作也带来一些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对诸多的困难,没有深入研究发展的对策,更没有投入更多的技改资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不能从挖潜节流上多做文章,从主观上造成石英砂行业生存发展的困难。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打破石英砂行业发展的“瓶颈”,就成了我们企业关注的问题。这些不仅仅需要企业自身改变,更多的需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